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满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日志

 
 

“磕头”感恩教育能起到效果吗?  

2007-01-24 14:57:1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回家过年,给父母磕一个头,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这是某高校给放假回家过年的学生,布置的一道“家庭作业”,学校表示,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这样的新闻,近年来已经听得很多了。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推出了感恩教育,“创新”出众多“五个一”、“六个一”之类的教育活动:天冷发一则加衣短信,一年写一封问候家书,回家给父母做一次饭,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主动在家里做一天家务,以及眼下的给爸爸妈妈磕一个头,等等。其中,有的由于操作“简单”,比如发短信、写家书,因此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作业”,受到了“教育”;有的由于具有“技巧性”,比如做饭、做家务,因此学校表示,不但“培养了”学生对父母的孝敬之心,而且也让他们学到了烹饪知识、锻炼了身体;还有的则由于具有一定“挑战性”,觉得“别扭”,比如洗脚、磕头,引来众多关注与争议,不少学生表示难以完成“家庭作业”,认为表达孝心的方式千千万,为何要这般“形式主义”?而学校则认为,这种方式,恰恰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深受教育。

      说实在的,笔者一直怀疑这样的感恩教育——无论简单容易操作的,拟或具有技巧可起到多重功效的,还是让学生记忆深刻的——都很难真正起到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起感恩意识,进而孝敬父母、对家庭具有责任心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不是一则短信、一封家书、做一次饭、做一天家务、洗一次脚、磕一次头所能表达所能培养的,即便在完成“作业”的那一刻,充满了温情,即使某一场景,会令人回味无穷,但这些都是“表面”、短暂的、做作的,而不是发自内心、深厚的、长远的。如果对父母的感激可以用以上的“一”个举止,或者多个“一”的组合举止来表达,那我们对亲情的阐释也太肤浅、太功利了。

      今天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淡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父母自身,大多父母只关注子女的学习,而忽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孩子放学去帮助邻居会被呵斥,爷爷奶奶生病也担心影响学习而不去看望,父母承担了一切家庭事务从不让孩子分心操心,回荡在孩子耳边的话语是学习成绩、培训班……这把孩子塑造成对父母铁石心肠之人,自然不知道关心父母冷暖、体谅父母疾苦,这也直接导致了连发短信、写家书问候父母也要提醒,也被作为感恩功课的荒唐局面。其次是学校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除了知识传授,其他的基本上已经荒芜,学生被作为学习工具,被要求努力学习着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枯燥的应试学习和圈养式教育管理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心理、人格缺陷。

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这些问题之后,开始了各类“教育”。但习惯了进行知识传授的学校教育,显然已经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而是用一些形式化的内容、活动,妄图在很短时间中就可见到效果——客观上说,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所做的努力,这些活动可以一定程度唤醒学生(有的活动还会因学生反感却无法推行),但却无法起到让学生受用终生的持续作用。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学校而言,更重要在于进行全方位的人文教育。当前的人文教育,在课堂已经被变异为知识和技能,思想道德修养也要用卷面成绩来考察,而美育则完全成为美术技巧课;在课堂之外,学生无法在校园中获得人文滋养,同学们忙着为未来的职业参加培训班,进行各类社会实践,而老师们,在上完课之外,正为自己的论文工分、经费工分、专利工分而苦恼,他们无暇与学生畅谈理想、规划人生。唯一能操作的,也就这些几个“一”活动了——为这些“一”活动,教育者其实已绞尽脑汁。

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一过程,需要教育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成长。也许高校的老师们会认为,几个“一”的活动,也是为了影响学生,但是其影响力有限,更何况,除了这些,我们看不到教授们(或人生导师们)一周至少与学生们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与交流——美国大学中,以一名教授作为几十名学生的导师,一周进行一次交流是常事,而学校健全的心理服务机构和职业发展指导机构更是我国高校所不能比拟的——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交流做人的心得体会;我们更看不到整个校园真正“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充盈在高校中的是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情。

相对于形式化的活动来说,我们的人文教育,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氛围的培育。比洗脚、磕头的“教育创意”更重要的,是塌实的教育工作,包括人文课程的改革以及学生人生指导的完善,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可能更有效。

  评论这张
 
阅读(4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