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满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日志

 
 

春季高考为何越来越冷清  

2007-12-21 09:04:2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纪念恢复三十年高考时,几乎每个媒体都把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地推出的春季高考,作为具有“打破一考定终身”重要意义的高考改革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即便大家明明知道,北京、安徽、内蒙古三地的春季高考经过几年的不景气之后,已经暂停。而硕果仅存的上海春季高考,只不过在惨淡经营。

 

日前开考的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又一次遭遇冷清——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为6177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2302人,仅是2006年报考人数的一半;参加春季招生的普通高校,由2006年的12所,减少为8所,招生计划也从2006年的2725人,降为1568名。

 

为什么给考生多一次选择机会的春季高考,会走到如此境地呢?分析春季高考的制度设计,就不难明白其原因。

 

其一,春季高考是落榜生的机会。按照目前春季高考的报名条件,主要针对往届高中毕业生,这势必把报名者局限在参加秋季考试由于各种原因落榜或者放弃学校志愿的考生中。随着秋季考试录取率提高,落榜生减少,报考春季高考的学生自然减少。而由于春季高考被打上“落榜生高考”的标签,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参加春考被录取,复读生参加春考往往将其作为“试水”检验复习水平的机会——在2007年上海春季招生中达到最低报考资格线的考生有5581人,但填报志愿的仅2411人,有超过一半的上线考生未填报志愿。

 

其二,春季高考只有普通学校冷门专业参与录取。换言之,参加春季高考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大多是竞争力不强的学校和专业,不少名校、热门专业根本不在春考中录取。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如果名校、热门专业参与眼下的春考,必然造成对秋季高考秩序的严重冲击,一些在秋考中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放弃录取机会,等到春考考好学校、好专业,而没有太强竞争力的学校和专业参与,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三,春季高考被视为学校在“为改革作贡献”。在现行的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中,一所学校,即便是普通高职高专,在一次录取中的资源配置率是比较高的,因此,没有参与另一次考试录取付出招生成本、管理成本的积极性,参加春季高考,不是作为学校选择生源的机会,而被视作一种负担。

 

考生、学校冷眼对待春季高考,在于春季高考没有真正打破一考定终身,没有通过春季高考的设立,形成多次高考、多次录取的考试格局——眼下的春季高考,不过是秋季高考的补充、拾遗,而没有同等的地位。所谓多次高考、多次录取,即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次同等水平的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同等有效、均可以作为申请入学的成绩;一所学校,可以多次录取学生。这样,每一次高考,才会是每个考生和每所学校共同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不能因为春季高考的冷静,就取消春季高考,而应该赋予春季高考新的内涵。首先,给予春季高考与秋季高考平等的地位,在考试组织、考试科目、考试难度上与秋季高考一致,这样,高中在读学生都可以参加,春季高考与秋季高考的成绩,可以同等有效;其次,对秋季高考和春季高考的录取制度进行改革,学生可以填报平行志愿,同时可以获得多所学校录取通知书并进行自主选择,而高校可以通过两次高考多次录取,充分配置学校资源;再次,在适当时候,两次高考的成绩,甚至今后发展为一年多次考试的成绩,均可以作为申请进入大学的成绩。眼下的春考,如果考虑得当,其实就可以作为自主招生学校(拿上海来说,包括6所有5%自主招生自主权高校、11所自主招生的高职高专),选拔学生的重要渠道。

 

过往春季高考从热到冷的尝试表明,我国的高考制度,如果一直维持一次集中高考的权威性,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高考改革,将很难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应试格局。将考试变为评价,将录取与考试分离,这才是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预见的是,硕果仅存的上海春考,如果不赋予新的内涵,也会随着秋季高考录取率的进一步增加,而在几年之后凋零。

  评论这张
 
阅读(8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