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满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日志

 
 

凭什么不让学生讲粤语  

2007-12-09 20:31:5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日期:[2007-12-08]  版次:[A02]   版名:[别评]   字体:【大 中 小】

 

  据《新快报》12月7日报道,番禺一小学禁止讲方言,校内讲方言要扣考核分。

  对此小学用行政手段保证禁止方言的完成力度,让人讶然。校方不仅在过高地推崇了“推广普通话”的行政地位,也误读了方言作为多种语言发展的社会功能。

  很多人还没有真正区分方言与普通话的由来。现代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主的语言体系,尤其以北京方言语音为标准,而北京方言也是经过了历史改造过的。

  方言不仅是民族与地方的特征,更是区域化人民的本土文化积淀出来的更多风俗、戏剧、童谣、天象等藏智于民的文化沃土。人们对方言有独特的“忠诚”,它是沟通的特殊语系。

  从社会心理上来说,方言就是特殊的名片,是联络感情的特殊纽带。作为通行于广州、香港等地的粤语,其粤剧、童谣等就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广受民众喜爱。

  番禺是隶属于广州一个区,外来人口颇多的地方,岂能阻断这些移民后代“入乡随俗”掌握粤语的热忱呢?而且保留特有的家乡话,个人对乡情乡土的执恋之情,本属个人意愿之内,学校怎能横刀夺爱?

  应该明确的是,官方语言与民众语言使用的区域划分,与掌握语言的选择与否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而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理应作为一种桥梁,承担起共同交流的语言工具,但不代表只能掌握普通话,而将方言扼杀毁灭。

  我们不妨细心观察周遭的人们,年长的人会讲粤语的会以粤语交流,但是很多小孩子在交谈时会用普通话时,大人往往还迁就于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老人家掌握的粤语词汇往往比年轻人多,关于特殊的方言动词等都在不断变化。从语言的共荣共生来说,任何语言都可以相互提供优良的养分。

  而学校如此特意地引导学生,给发展方言扣帽,理应制止。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以如此狭隘的做法,凸显出教育的功利性与单向性。学校对待方言如此武断与低智,实在枉为人师,枉为育人之所。

  评论这张
 
阅读(5999)| 评论(2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