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满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日志

 
 

警惕“网上评老师”的三大趋向  

2007-09-01 08:45:1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个专门供大学生评价老师的网站——“点评老师网”,最近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据媒体报道,该网站将国内几乎所有高校共275948名教师都列在了点评范围内。目前网站的注册会员已达23万余人,点评近3.6万条,点评对象主要涉及大学教师及其著作、大学、专业等。

网上点评教师,并不是最近一两年才有的新鲜事。伴随着网络的诞生,在一些高校的BBS上,已有一些学生对老师上课质量、上课态度的评价,有的高校教务部门,也开通评教网站,要求学生在网上给上课老师打分。而“点评老师网”的出现,则更进一步扩大了点评教师与参与学生的范围,笔者注意到,网站管理者甚至根据学生点评情况,评出一段时间中的最有魅力的老师、最受关注的老师、最有争议的老师。

 

毫无疑问,网上点评老师,为大学教学质量的反馈、监控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一定程度看到学生对某位老师的评价。但是,由于网上评价的匿名性、参与的开放性,加上当前社会舆论对教育的整体评价不高,网上点评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三方面趋向。

 

一是“娱乐化”趋向。就网站推出的“最有魅力的老师”、“最受关注的老师”、“最有争议的老师”、“本周明星教师”本身而言,就富有“娱乐精神”。试想,一位老师上课的对象基本上都在一所大学之内,可点评却要由这所学校学生引起,并带动其他学生参与,网站根据参与程度、评价内容,来排出“座次”,那么其他学校的学生凭什么来点评自己没有听过课的老师呢?依据其他网友的评价?还是纯粹出于好玩?由于点评不具名,因此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并没有负责意识,也就难免以娱乐的心态发表对老师的看法,或跟风、或恶搞,甚至是借机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

 

二是“趋宽避严”趋向。“严是爱,宽是害”,这是用来评价师长与学生教育关系的经典语言。可是这样的“经典”,在现实中却已变调。“严师”在今天的教育中,往往难以吃香,甚至被学生列入“灭绝教师”词典,告诫师弟师妹慎重选课谨慎选师;平时不硬性要求学生上课,考试却给高分的老师,反过来却可能获得学生好的评价。有一则学生的点评是,“××(老师名字)是一个SB老师,一个老师中无可救药的败类。一个不在乎你是否能毕业依然使劲卡你的小人。”毫无疑问,这个老师就是因为要求“太严”而被学生认为是“败类”。有一些被点评的老师,看到学生攻击自己的评价,根本就不愿意“回复”,因为他们一看,就知道是那些被判不及格的学生,或者被抓作弊的学生,在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对老师实施“报复”,想搞坏老师的名声。另外,一些老师实际上是被所上课程“所累”,有的学生认为上某些课程毫无意义,在择业中派不上用场,纯粹浪费时间,于是不管老师上得如何,均是大棒相向。

 

三是“语言暴力”趋向。“无可救药的败类”、“现代教育界十大恶人之一”,“极度凶残”、“史上最垃圾的老师”、“去死吧”……这样充满语言暴力以及人身攻击的评价语言在网上频繁出现,有事实根据吗?至少在网络评价上点评者没有提供。很显然,这已经偏离正常评价的范畴,而是骂街了,涉嫌侵犯教师的权利。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当前师生矛盾激化的反映,但如此开骂,不但不足以“采信”,而且也反映当前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知识,却缺乏文化与教养。进行如此点评的学生,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教师用以上语言批评你——“无可救药的学生”、“史上最垃圾的学生”,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与态度,说出这样语言的老师,轻则处分,重则辞职。无论如何,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要因为在课堂,老师就有话语权威,而在网络,学生就可口无遮拦。

 

不少人士认为,学生们之所以热衷网上评价老师,是因为现实中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渠道不畅通、评价教师的机制不健全,并寄期望于网络评价能建立起一种沟通渠道,促进教师评价机制的形成。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网络点评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老师们很不在意。笔者认为,这与网上点评存在的以上三方面趋向密切相关——这三方面趋向,也与今日教育,有着因果关系,由教育质量的下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学生人文教育缺失所致。

 

点评老师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发泄自己对老师、对教育的不满,而在于客观评价老师的教育教学与为人处世,给大学评价教师,提供重要依据,给予大学教育教学,有力的社会监督,促使大学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网络群体,大学生点评老师,既要体现自己的知识水准,更要体现自己的文化水准和道德水准。否则,点评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也无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网站的建设者,需要以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引导网民形成正确的评价立场,少一些恶搞、少一些语言暴力、少一些个人恩怨报复,而多一些对教育本身的关注。

 

 

当然,我们更期望能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大学在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对教育的评价,由此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更多的好教师走上讲坛,负责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要让哪些责任心缺少、上课质量差的老师“下课”。
  评论这张
 
阅读(4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