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满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日志

 
 

"卧底"女博士怎成了新闻人物  

2007-10-23 07:41:3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个研究社会学的博士,为写博士论文,到一家酒楼“打工”一年,在普通服务员岗位上体验女农民工的喜怒哀乐。这一再正常不过的学术研究活动,最近却成了一条“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这位女博士,也成为“新闻人物”,受到媒体的追踪。

 

我想,连这名女博士自己,也可能对自己成为“新闻人物”感到意外。正常的学术研究活动,难道不应该深入调查,收集第一线的资料吗?离开了深入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还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吗?——当然,这位女博士采取的角色扮演方式,并不一定值得大家效仿,深入调查研究,有多种方式。

 

我看到很多评论,例举了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晏阳初、费孝通,说他们是怎样深入调查,做学术研究的。其实,不要说这些“大家”,就是过去能称得上做学问的人,几乎都是坚持社会调查,深入关注周围的社会、民生的,这是学者的本分。真正做学问研究的,绝不轻易地没有调查研究,就著书立说。

 

可是,这样的学术研究“做法”与风气已经逐渐远离我们。今天,我们流行的是“GOOGLE学术”、“表格学术”、“社交学术”、“论坛学术”。无论是教授,还是博士、硕士,做论文,收集资料,大多依靠网络,几乎不走进社会一步,有的论文,一定需要市场调查,往往这些调查,也由研究生同学们自己揣摩着填写,或在网上进行调查;学者们申请课题,大多要填10到20页表格,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脱离实际说得天花乱坠没关系,只要打动课题立项单位就能获得资金;在大多数情况下,今天的学者,频繁出没于各种社交场合、国际论坛,或做演讲嘉宾、或做评委,而参加国际论坛的聊聊发言,也会加工成会议论文,“高规格”地发表。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大家所见的是,有点“作为”的学者们,官员气派、商人气派、明星气派实足,从办公室出来,钻进轿车,赶到会场,然后再从会场出来,赶到机场,乘飞机赶赴另一个会场。他们赶场“演讲”、“汇报”还来不及,拿一点时间给自己的研究生们交流都困难,又怎能要求他们去街道里弄、乡村田野做调查,接触社会、了解老百姓呢?又怎能期待他们的研究能真正有用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呢?至于求学中的博士、硕士,他们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要么被导师们凉在一边,自个儿琢磨论文,要么被导师叫唤着给他打工干活,而且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眼下正为生存而焦虑,能在攻读学位期间抽出一点时间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已经是很高的“理想”了。

 

当学术与功利与浮躁相联,去到街道乡村田野做研究的,就成了“学术呆子”,被视为另类;再梦想做好的学问,并拿出十年磨一剑的饿架势,就变为“学术恐龙”,很快被现实生态所淘汰——不乐于社交、不乐于赶时髦、不乐于生产成堆的论文,在今天的学术领域,已经很难生存。

 

这位女博士之所以受到关注,成为“新闻人物”,就因为她甘于做这样的“学术呆子”,并在恶劣的学术环境中生存了下来。而从她能生存下来、被大家所关注所尊敬,我们发现,其实,现在的学术环境,只要坚持,其实也有做真学问的可能,整个社会对于做真学问的精神向往,还没有泯灭。

 

因此,那些醉心于社交学术、论坛学术的学者们,千万不能以环境所逼迫为理由,为自己成批炮制没有调查研究的论文、发表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寻找到环境的托辞,然后心安理得地获取各种利益。这位女博士,就是大家的一面镜子,要像她一样,并不难,只要回归学者的本分,就能做到。

 

 

  评论这张
 
阅读(1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